您的位置:RFG > 试管百科> 试管婴儿>

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优缺点对比,需全胚胎冷冻是弊端之一

黄体期促排卵(Luteal Phase Ovarian Stimulation, LPOS)是辅助生殖技术(ART)中的一种促排卵方案,主要应用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、常规促排卵反应不佳或时间紧迫的患者。与传统的卵泡期促排卵相比,LPOS具有一定的优势,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,其中**全胚胎冷冻(Freeze-All)**被认为是其主要弊端之一。本文将对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。

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优缺点对比,需全胚胎冷冻是弊端之一

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优点

1. 提高卵巢反应性

黄体期促排卵可利用黄体期残留的窦卵泡进行二次刺激,尤其适用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(DOR)或既往促排卵反应不良的患者。研究表明,部分患者在黄体期促排能获得与卵泡期相当的卵泡募集效果。

2. 增加获卵机会

对于卵巢低反应(POR)患者,LPOS可在同一周期内进行两次促排(卵泡期+黄体期),即“双刺激”(DuoStim),从而增加获卵数和可用胚胎数,提高累积妊娠率。

3. 减少周期等待时间

传统方案通常需等待下次月经周期才能再次促排,而LPOS允许在黄体期直接启动促排,缩短治疗间隔,尤其适合肿瘤患者等需要紧急保存生育力的情况。

4. 激素环境相对稳定

黄体期孕酮水平较高,可能抑制提前排卵,减少GnRH拮抗剂的使用,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风险。

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缺点

1. 需全胚胎冷冻(Freeze-All)

由于黄体期促排后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,不适合胚胎着床,因此必须全胚冷冻,待后续冻胚移植(FET)。这增加了胚胎冷冻保存费用,并可能影响部分患者的心理预期。

2. 黄体期卵泡发育不均

黄体期卵泡的同步性较差,可能导致卵泡发育不均,影响卵子质量,进而降低胚胎利用率。

3. 促排卵药物用量可能增加

部分研究表明,黄体期促排可能需要更高剂量的促性腺激素(Gn),增加治疗成本及卵巢过度刺激风险。

4. 临床数据有限,长期安全性待验证

LPOS属于较新的促排方案,长期随访数据较少,其对子代健康的影响仍需更多研究支持。

全胚胎冷冻的争议

全胚冷冻是LPOS的主要弊端,其影响包括:

经济负担:增加冷冻保存及冻胚移植费用。

妊娠延迟:患者需等待1-2个月经周期才能进行移植,延长治疗时间。

胚胎冻存风险:尽管玻璃化冷冻技术成熟,但仍存在极低比例的胚胎损伤风险。

然而,冻胚移植可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,尤其适用于OHSS高风险或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的患者,部分研究甚至报道FET的妊娠率优于鲜胚移植。

结论

黄体期促排卵为卵巢低反应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,其优势在于增加获卵数、缩短治疗间隔,并可能改善妊娠结局。然而,全胚胎冷冻的强制性要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,且卵子质量、药物成本及长期安全性仍需更多研究验证。临床选择时应个体化评估,权衡利弊,以优化ART治疗结局。

孕妈帮官方公众号
关注微信公众号

怀不上,生不了

不孕不育与试管婴儿百事通

试管婴儿资源服务平台,连接全球试管医院医生,构建行业辅助生育知识体系。

同城 · 280个城市交流群
同院 · 573家医院分享群
同龄 · 100万姐妹好孕群
6655
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直接入群
点击二维码可复制群号

YF801220

复制成功
生殖顾问交流群
微信扫一扫直接添加生殖顾问
平板用户点击复制微信号
YF801220
复制成功
分享